行動愛地球@科工館氣候變遷展


好不容易空閒下來,決定下午去我家後院(俗稱科工館)晃一下,總算在氣候變遷展在設立一年多後走進展場。展場看起來很新。很新的意思就是還沒什麼人搞破壞東西都還健全,換句話說就是沒那麼多人潮也不怎麼有人氣,當然也有可能是志工或臨時工嚴密監控的功勞。不過看那整齊排列的學習單和集點卡片嘛...就證明今天是工作日。

氣候變遷這專有名詞,跟奈米科技一樣大家耳熟能詳被用到爛到掉渣(正好展場外頭就有個奈米科技教育創作競賽...之類的),每天聽著新聞報導氣候變遷來全球暖化去,還沒感受到氣候變遷都先覺得有那麼回事。雖然這麼熟悉,但不見得真正瞭解其中的道理。正是因為太過錯綜複雜,融合了生物、地質、化學、海洋...等等各家精闢的見解於一,實在沒有辦法輕易闡述,還是把這任務留給科工館展場吧!

比較有趣的是集貼紙活動,這個活動非常有趣,有別於一般集印章或貼紙,它有情境設定。展場入口的影片擅自決定參觀者加入了「地球滅火隊」,要找出日、土、水、氣、人五個元素才能拯救地球,於是我這滅火隊員就要通過五個大型的(有時候必需多人合作)互動式遊戲,收集五張貼紙黏貼於卡片之上。就像照片那樣,原本是黑白的卡片被我找到的元素填補成彩色。不過我還是沒能救到地球,因為我實在不想一個人拿著槳划船去北極,尤其是工讀生又在身邊熱切想要擔任指導的時候。

說了這麼多我對展覽的贊許,卻不覺得孩子們(特別是幼童)能獲得與我等同的資訊,如果父母帶著小孩來只是把對著互動挑戰關卡當遊戲機拍拍打打拿了貼紙就了事的話。讓我想起有次我在維多利亞客運站牌前等車,有兩位紳士正在討論博物館對兒童的影響(那裡離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很近),嚴格說起來是一位紳士在闡述「博物館其實是一種教育,如果孩子們在家長或老師帶領之下認真吸收知識的話,他們能問出比大人更精彩的問題」。我聽了很是認同,也為民眾把科工館當成散步場所稍稍感到可惜。唉呀,有人參觀就是好的開始啦~

話鋒一轉再回到展場上,收集滿五張貼紙可以經由工作人員認證,乘坐「行動號」通過某某隧道。我因為沒有完成在一旁一邊觀賞鮮嫩欲滴的青少年搭上「行動號」一邊手殘按下語音導覽,其中一句話深得我心:「面對氣候變遷,全球科學家們的共識,就是應該要加強研究,以瞭解科學的不確定性」。老實說,你(撰稿人)是不是有當過研究助理!(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科工館 氣候變遷
    全站熱搜

    虺不當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